网络改变生活,早已成为共识。近年来,“互联网+商品”变成了淘宝,“互联网+货币”变成了支付宝,“互联网+汽车”变成了专车……那么,对于职业教育来说, “互联网+”又意味着什么?
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,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产业的转型升级时代,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业,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等价值链环节面临重构,新的产品、新的流程和新的服务会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再造,数据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是未来生产制造车间的主流技术。
我们欣喜地看到,我区一些职业院校已经迈开大胆改革、创新与探索的步伐,努力使我区职业教育跟上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节拍。“互联网+”已渗透到我区职业院校的方方面面,“互联网+职业教育”正在日趋成为我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。如何拥抱“互联网+”,孕育新时期优秀“匠人”,已成为我区职业教育的时代命题。
笔者认为,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敏锐“嗅觉”,深度融入潮流,更好服务经济发展、产业升级,才能化挑战为机遇。要依托“互联网+”,进一步发挥职业院校培养多样化人才、传承技术技能、促进创新就业的作用;要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,充分结合互联网新技术,将传统线下教学转至线上,打破以往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,使教学资源得以高效配置。
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时代,职业教育都是各行各业的刚需。未来,“互联网+职业教育”必将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,只有打破职业教育的传统局限,不断探索“互联网+职业教育”新规律,促进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,使职业教育顺应产业的发展要求,才能培养出更多为新兴产业服务的高质量人才。(李志廷)